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云搜

热搜推荐:

中国 2 2 

编号:287042

六、(2010北京西城区4月抽测,五,25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题。
墓碑后面的字
鲍尔吉·原野
在额尔古纳的野地,我见到一块特殊的墓碑。
树叶散落乡路,被马车轧进泥里。枝条裸露着胳膊,如同雨水中赶路的筋疲力尽的女人。这儿的秋天比别处更疲惫。行路中,我被一丛野果吸引,橘色的颗粒一串串挂在树上,像用眼睛瞪人。我摘下一串看,正想能不能尝尝,脚下差点被绊倒。
一块墓碑,埋在灌木和荒草间,后边是矮坟。
碑文写道:刘素莲之墓。
荒地之间,遇到坟茔。我想不应抽身而走,坐一会儿也好。这就像边地旅行,见对面来人打招呼一样。坐下,不经意间,看到水泥制的石碑后面还有一行字:
妈妈我想……
“想”字下面被土埋住,扒开土,是一个“你”字。这个字被埋在雨水冲下的土里。
我伸手摸了摸,字是用小学生涂改液写的。字大,歪歪扭扭,如在奔跑、踉跄、直至摔倒。写字的人也像小学生。
我转过头看碑正面,死者生卒年为1966—1995,活了29岁。碑后写字的人该是她的孩子。
这么一想,心里不平静,仿佛孩子的哀伤要由我来担当。她是怎么死的?她死的时候孩子多大?我想,她如果死于分娩,孩子也没什么大的悲伤,但不像这个人的情况。孩子分明和母亲度过了许多日夜。母亲故去,他在夜晚睡不着的时候,特别在黄昏——人在一天中情绪最脆弱的时候,常常想到母亲。
儿时,妈妈不在身边,我特别害怕呼啸的风声和树梢夹缠,一阵阵起伏不定;害怕不停歇的夜雨;害怕敲门声、狗吠和照明弹——那时老有人放照明弹。
现在这个孩子比我害怕和忧伤的事情会更多。我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2.解释下面的句子在文中的含意。(5分)
这几个字力量多么大,把一个人身上的劲儿都卸掉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借“墓碑后面的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与思考?结合文意作简要概括。(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延伸题:文中说:“为词语流泪,说明他的血液曾经融化过汉字当中芳香高贵的成分。”联系自身的读写实践,谈谈你对汉字“芳香高贵的成分”的体察与感悟。不少于200字。(10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BD,(2)这句话形象地写出了“妈妈我想你”中思念故去亲人的感情的强烈,将人内心对于亲情的深沉感触充分彻底地调动起来,甚至于难以自持。,(3)①表达一个孩子对已故母亲真切的思念;②批评一部分人对文字的滥用与不尊重;③倡导人们重视文字和文化,视文字运用为心声抒发。(三个要点,每个要点2分),(4)(示例)身为中国人,我们自小就生活在汉字的海洋里,听的是它,读的是它,写的还是它。那端正的字形结构、悦耳的音节旋律、精妙的意义内涵早已成为我们血液中芬芳高贵的一部分,早已融化在我们的灵魂里。于是读着“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我不在赤壁,心中却已惊涛拍岸;读着“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我明明缺乏此种人生经历,却不由得任离愁别绪涌上心头。汉字成了我们沟通心灵的桥梁,更成了一种陶冶情操的享受,它的芳华是我们毕生的良师益友。同样,我也曾在“高洁、悠然”等字眼中安抚平日的焦躁。汉字那芬芳高贵的成分充盈着真善美之情,沁人心脾,让我们在读写中完善个人品格,陶冶情操。

解析

(1)B项中,“作者对孩子拙笨的书写状态的担忧”是对作者写作意图的错误把握。D项中,“例举颜真卿、司马迁、方苞”,是为突出或强调文字的感人力量。

(2)三个要点:①“力量大”重在表明几个字所包含的感情的强烈;②“身上的劲儿”指的是内心积郁的情感的调动;③“卸掉了”是内心情感在强烈共鸣之后的难以自持。

(3)本题实际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把握。文章从开头至倒数第四段是叙述孩子写在墓碑后面的五个字,表达孩子对亡母的真切质朴的思念。倒数第三段笔锋一转,批评“如今”有些人对文字的滥用、歪曲、作假。由“然而”笔锋又转到欣慰于“有人视汉字为心声”,实则是作者的希望甚至呼吁。

(4)注意仔细研读题干,重在“体察与感悟”上。不需就是否芳香高贵作鉴赏或评价,只要能够展现出其中的深挚情感或美好意境等文化意味,言之成理、言之有物、言之有序即可。注意要联系阅读或写作实践,明确描述芳香高贵的情感和意境表现等文化意味,语言简明连贯得体。





试题信息
  • 科  目:语文
  • 年  级:高三
  • 学  期:
  • 题  型:套题
  • 浏览次数:307
  • 收藏次数:0
  • 入库时间:2011-11-22

版权所有:2011-2012 金龙锋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130231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