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云搜

热搜推荐:

中国 2 2 

编号:287040

四、(2010北京朝阳区统考一,五,25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题。
危险的生命
命,究竟能忍受怎样的限度,是个古怪的,但也是个原初的问题。在中国文化人中很难讨论它,因为他们中很多人遇不上危险;早在风吹草动之际,他们就又变又叛了,不能与其讨论。人太油,不如草木。
在蒙古的阿拉杭盖,我看见了大自然对这问题的应答。那里是一处火山,我在散文《美女和厉鬼的风景》中把它称为鬼。它有“黄狗地狱”“黑锅山口”等等一套恐怖得令人厌恶的地名系统。我猜那次火山爆发——那次恶的大喷发中,绝灭的太多了。草原和大陆都土崩瓦解,甚至连土壤都消失了。取代那一隅世界的是铁牙般的硬化熔岩,封闭千百里的炼渣壳,还有一个黑森林的地狱入口。
值得反复地描写的是火山口漆黑的斜壁上那一株株黄叶。真是美得令人心惊。风吹过时,那如金箔似的黄叶抖着,反射着耀眼的光。在黑洞洞的烧得铁硬的砾石斜面上,它们的根扎在哪里,它们若跌落折断会堕落到多深,不降雨时它们靠什么生存长大,这些细节是无法从哲人般的北杭盖获得解答的。
难怪牧人们如此恐惧。祭敖包是一种不易解释的行为,而火山敖包对住在乌珠穆沁那样的肥美草原的牧人来说,更是无法想象。怀着祈求春雨祈求一羊双羔的善良愿望的老实牧民们,当他们看见马儿惊怕得后退,当他们看见步步逼近八面合围的狰狞黑牙时,他们不知怎样祈求了。
我看见一个骑黄膘马的喀尔喀老人。他朝一坯黑焦渣上摆奶酒瓶子,那瓶子放不稳。他的胡须和双手剧烈地颤抖着,当瓶子好不容易竖立在那砾石渣上时,他不顾一切地跪下去,匍匐在地。
瓶子倒了。跌下石渣块,在下面一块奇形怪状的石头上碎了。砰的一声,瓶子碎得像夭折了一条命。奶酒霎时间渗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2.文中对喀尔喀老牧人的描写有什么作用?(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全文,谈谈你对文章题目“危险的生命”的理解。(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延伸题:文中金叶树的形象给了你怎样的启示和感悟,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不少于200字)(10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BD,(2)(要点一)表明牧人们对黑锅火山充满敬畏。(2分)
(要点二)与金叶树形成鲜明对比,(1分)突出了金叶树在火山面前傲然生存的美。(2分),(3)(要点一)“危险的生命”:指在火山口险恶环境中生长的金叶树。(“火山口险恶环境”2分;“金叶树”2分)
(要点二)实际上指生命在逆境中应该具有一种不屈服,与逆境抗争的精神(骨气、节气)。(2分),(4)(示例)顽强勇敢的金叶树,就那样倔强孤独地倚在“恶鬼”身旁,它可曾退缩,可曾惧怕,可曾软弱?看到树木金灿灿的叶子,我能清晰地感受到它的美。而我们人类,在遭受灭顶之灾时,往往不少人会丢弃信念,只顾逃命与生存。或许他们逃命成功,但丢失了本性,只留下空空皮囊。也就是作者所言,人类过于油滑,不如草木顽强坚定。遇到困难时,常常丢弃道德与人性。命存而义失,又有何用?“自古人生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佳句应被我们铭记,生命之义,也许不在乎它的长度,最重要的是它的质量!金叶树,我们的榜样,我们心中的英雄!(金叶树形象特点2分,观点2分,分析4分,语言2分)

解析

(1)B项“目的在于表达作者对自然灾害的憎恶”有误。D项第四段没有排比手法。

(2)解答此题时要思考“对喀尔喀老牧人的描写”表现了什么,与本文主要描写对象“金叶树”有何关系。

(3)思考:从表面看“危险的生命”指什么;往深层看,“危险”的内涵是什么,与文章主旨有何关系。即可看出题目含有对金叶树顽强生命力的震撼。

(4)本题解题关键在于把握住金叶树的内在精神,首先分析金叶树的形象特点;其次树立自己的观点,要有积极意义,要与金叶树的形象特点相关。注意语言表达准确、简洁、有文采。(10分)


试题信息
  • 科  目:语文
  • 年  级:高三
  • 学  期:
  • 题  型:套题
  • 浏览次数:356
  • 收藏次数:0
  • 入库时间:2011-11-22

版权所有:2011-2012 金龙锋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130231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