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云搜

热搜推荐:

中国 2 2 

编号:287035

五、(2010北京海淀区一模,五,25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题。
水之经典
肖复兴
<1>世上丽水秀水晶莹之水清澈之水恢弘之水浩瀚之水,多得是。但在我看来,极富个性、最值得看的是这两处:都江堰和九寨沟。
<2>看都江堰的水,看的是强悍奔腾的水如何层层叠叠化为生命的涓涓细流。飞奔如兽、桀骜不驯的岷江水,经过都江堰,立刻将仰天长啸变为喃喃细吟,将浪涛如山变为珍珠四溢,将凶猛如火变为柔情万缕……出宝瓶口流入内江,立刻呈现一派水光潋滟的情景,让人叹为观止,看到水的柔劲、可塑和万难不屈、长流不懈的生命活力。那是一种将绚烂归于平淡,将刚劲寓于柔顺,将一时融于永恒的生命。
<3>都江堰看水,看的是水如何从天上流入人间,如何从神话流入现实,如何将自己化为一种哺育人类、灌溉庄园的生命。都江堰的水,是一种入世的现实的水。
<4>李冰的都江堰名垂千古,功劳在于他知道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这看似浅显的道理。水的两重性,比之人的多重性,他认识得还要透彻深刻。他或许对付不了人的多变纷纭,一辈子只当个蜀中郡守;却能对付水,把疯狂的水引入现实,一直绵绵流淌了两千多年。
<5>曾在成都看国际熊猫节开幕式的演出,演李冰父子治水一幕,满场旌旗飘扬、战鼓如雷,让李冰父子率领众人杀败龙王恶神,我实在不以为然。这种善恶之斗、人鬼之争的简单演绎,把李冰父子变成了神。其实,恰恰是李冰父子将水从不可治理不可理喻的神化为同芸芸众生一样的,在现实中浇灌着农田,在平凡土地上存活的生命。
<6>看九寨沟的水,看的是宁静、恬淡的水如何凝聚成生命的湖泊。镜海、长海、珍珠滩……每一个湖泊都是那样清澄透明、纤尘不染,让人如同看到教堂里洗礼用的圣洁露水,如同听到教堂里管风琴演奏的圣母颂,让人懂得并真真地看到人世间居然有纯洁透彻的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2.文章第④⑥两段加点词语“现实”和“净”有什么丰富的含义?(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对都江堰和九寨沟的水分别作了怎样的高度概括性评价?这两处水给了人们什么启迪?(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延伸题:作者说九寨沟的水可以把虬枝沉木等洗涤得清纯洁净,如同脱胎换骨一般。其实,生活中类似这水的人、事、物还有很多,他们滋养了我们的生命,净化了我们的心灵。请你展开联想,谈谈你的认识。(200字左右)(10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D,(2)(要点)“现实”是指都江堰之水流淌过的这片平凡土地,是都江堰灌溉农田、哺育人类这种最实际的功用。(2分)(意思对即可)
“净”是九寨沟之水清澄透明、纤尘不染的干净,是九寨沟远离尘嚣、静静存在的清净,是这水让人洗却尘俗、坚守贞操的纯净。(3分)(意思对即可),(3)第一问:都江堰的水,是一种入世的现实的水。(1分)九寨沟的水,是一种出世的艺术的水。(1分)
第二问:这两处水,能启迪人们正确认识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关系,思考自己究竟需要怎样的生活。(2分)都江堰的水,让人们懂得必须尽快在现实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实现自己的价值;(1分)九寨沟的水,使人们懂得不能让心灵被尘俗淹没,要在繁杂的现实中保持精神的高洁。(1分),(4)(示例)好的文学作品就如九寨沟的水那般净化了我们的心灵。读一本好书便如同和一位高尚的人谈话,书中蕴含的是作者的思想结晶与情感的体验,是社会百态,是世态炎凉。徜徉于书中,仿佛与现实和物质世界隔离,没有金钱,没有欲望,有的只是纯粹的精神。因此在借助书这一平台与作者交流的过程中,我们汲取了生命的甘泉,净化了自我的心灵。更为重要的是,我们有了从物质世界到精神世界的渠道,九寨沟不可能常去,但好的书籍随手可得。这样我们就能构建一个坚固的精神世界来抵御物欲的侵袭。

解析

(1)此题考查考生整体感知文本的能力。C项的错误点在“承上启下”。此项要求考生明确④⑤两段的结构作用。④⑤两段在文中的结构作用只是“承上”,即具体解说上文③段内容“看的是水如何从天上流入人间,如何从神话流入现实,如何将自己化为一种哺育人类、灌溉庄园的生命。都江堰的水,是一种入世的现实的水”。D项的错误点是“目的是表达作者对水的喜爱之情”。作者在文章的开篇首句不加标点,一气呵成的目的在于强调世上各式各样的水“多得很”。

(2)此题考查考生准确理解词语“语境含义”的能力。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要抓住两个重要的“点”:起点和终点。起点是其辞典义,终点是含有文章内容和作者感情的语境义。而“理解”的过程,就是从“起点”推理到“终点”的过程。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原则。读上下文,瞻前顾后,寻找线索,推知语境义。“现实”一词指的是实实在在的土地,在文中,指都江堰之水的现实作用;“净”一词指的是九寨沟之水干净的特点,在文中,指其对心灵的净化作用。

(3)此题考查考生对文学作品思想内容、作者情感的把握和评价,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文本意蕴的思考、领悟与阐释的能力。本文通过描写都江堰之水的入世意义、九寨沟之水的出世价值,引领考生思考“水与人生”的关系。都江堰和九寨沟的水,分别给予人类一面镜子。我们选择着水,水也在选择着我们。此题的第二问要求考生分别写出这两处水给人的人生启迪。

(4)此题考查考生的基于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对文本意蕴的思考、领悟与阐释能力。要求考生谈对九寨沟之水的认识。首先明确题干中的观点提示。关键词是:净化、滋养、震撼、懂得。由此考生可以联想到与之相类似的人、事、物,只要联想的这些事物“滋养生命”“净化心灵”即可。


试题信息
  • 科  目:语文
  • 年  级:高三
  • 学  期:
  • 题  型:套题
  • 浏览次数:217
  • 收藏次数:0
  • 入库时间:2011-11-22

版权所有:2011-2012 金龙锋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130231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