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云搜

热搜推荐:

中国 2 2 

编号:287033

三、(2011北京东城区示范校综练一,五,25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题。
汉家寨
(1)那是大风景和大地貌汇集的一个点。我从天山大坂上下来,心被四野的宁寂——那充斥天宇六合的令人恐怖的死寂包裹着,听着马蹄声单调地试探着和这静默碰击,不由得屏住了呼吸。
(2)若是没有这匹马弄出的蹄声,或许还好受些。300里空山绝谷,一路单骑,我回想着,不觉一阵阵阴凉袭向周身。那种山野之静是永恒的:一旦你被它收容过,有生之年便再也无法离开它了。无论后来我走到哪里,总是两眼幻视,满心幻觉,处处都像是那个铁色戈壁,都那么空旷宁寂、四顾无援。我只有凭着一种茫然的感觉,任那匹伊犁马负着我,一步步远离了背后的雄伟天山。
(3)和北麓的蓝松嫩草判若两地——天山南麓是大地被烤伤的一块皮肤。岩石是酥碎的红石,土壤是淡红色的焦土。山坳褶皱之间,风蚀的痕迹像刀割一样清晰,狞恶的尖石棱一浪浪堆起,布满着正对太阳的一面山坡。马在这种血一样的碎石中谨慎地选择着落蹄之地,我在曝晒中晕眩了,怔怔地觉得马的脚踝早已被那些尖利的石刃割破了。
(4)——那时,我独自一人,八面十方数百里内只有我一人单骑,向导已经返回了。在那种过于雄大磅礴的荒凉自然之中,我觉得自己渺小得连悲哀都是徒劳。
(5)就这样,走近了汉家寨。
(6)仅仅有一炷烟在怅怅升起,猛然间感到所谓“大漠孤烟直”并没有写出一种残酷。
(7)汉家寨只是几间破泥屋,它坐落在新疆吐鲁番北、天山以南的一片铁灰色的砾石戈壁正中。无植被的枯山像铁渣堆一样,在三个方向汇指着它——三道裸山之间,是三条巨流般的黑戈壁,寸草不生,平平地铺向三个可怕的远方。因此,地图上又标着另一个地名叫三岔口;这个地点在以后我的生涯中总是被我反复回忆,咀嚼吟味,我总是无法忘记它。仿佛它是我人生的答案。
(8)我走进汉家寨时,天色昏暮了。汉家寨日落前的炫目白昼中已经有一种寒气存在。几间破泥屋里,看来住着几户人。
(9)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有了这样一个地名。新疆的汉语地名大多起源久远,汉代以来这里便有中原人屯垦生息,唐宋时设府置县,使无望的甘陕移民迁到了这种异域。
(10)真是异域——三道巨大空茫的戈壁滩一望无尽,前是无人烟的盐碱低地,后是无植被的红石高山;汉家寨,如一枚被人丢弃的棋子,如一粒生锈的弹丸,孤零零地存在于这巨大得恐怖的大自然中。
(11)三个方向都像可怕的暗示。我只敢张望,再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4分)( )

2.阅读(1)~(4)段,回答下面问题。(8分)
(1)“我从天山大坂上下来,心被四野的宁寂……包裹着”,这几段是怎样描写四野的“宁寂”的?(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一部分写出了“铁色戈壁”什么样的环境特点?从全文看,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中多次出现“坚守”一词,请结合画线句子理解它们的含义。(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作品传递出的是一种“坚守”的信念。你认同这种“坚守”吗?请结合文中小女孩的形象谈谈你对“坚守”的看法。(不少于200字)(10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BC,(2)(1)①正面描写,“充斥天宇六合的恐怖一样的死寂”“300里空山绝谷”写出了“四野的宁寂”;②侧面描写,作者借写自己“不由得屏住了呼吸”、“一路单骑”“一阵阵阴凉袭向周身”、“两眼幻视,满心幻觉”、“一种茫然的感觉”烘托“四野的宁寂”(或从视觉、听觉、心理感受等角度表述,亦可);③反衬手法,借单调的马蹄声以动衬静地写出了“四野的宁寂”。
(2)①这里营造出了一种空寂、荒芜、悲凉、严峻、苍凉、广阔的情境,突出汉家寨生存环境的恶劣;②为下文作铺垫;③反衬汉家寨人的坚忍顽强的精神;④烘托作者最后“遗憾”“悄然”“孤寂”离开,对“决绝的气概”“人的坚守”的认同的心境。,(3)①汉家寨(或汉家寨的人)在大西北的“那块绝地里”坚守着生存。②作者经历这次对汉家寨的造访后心中产生一种坚守的信念和品格。,(4)(示例)希望小女孩和老人一样,继续坚守祖先留给后人的家园,坚守汉家寨传统的生活方式,在艰苦的异域坚守着生存下去,用这种坚守精神支撑着汉家寨。在我们的生活中应该随处都有这种坚守。面对物质、金钱、地位的诱惑,我们应该坚守道德的底线;面对浮华、喧闹、浮躁的社会,我们应该坚守内心的宁静;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我们应该坚守我们民族的传统。正是有了这种坚守,我们的民族才有了支撑,我们的民族才能长久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解析

(1)A项,“风蚀的痕迹像刀割一样清晰,马的脚踝早已被那些尖利的石刃割破了”是虚写; D项,“痴痴的眼神又传递出作者对汉家寨的文化的反思”于文无据; E项,语言风格“庄重典雅”错。

(2)(1)题考查对描写手法的理解。答题时可借助对描写手法的知识积累,对照文本的具体描写来组织答案。回答第②点时,如果从视觉、听觉、心理感受等角度表述,亦可。三个点中,完整答两个方面,即给4分。(2)题考查的是对环境描写的作用的理解。先要回答出所描写的景物的特点,然后再谈其作用。评分标准为:具体写出“空寂”等情境特征,1分;下文作铺垫,1分;反衬汉家寨人的坚忍顽强的精神,1分;烘托作者心境,1分。

(3)三处画线句子中的“坚守”,前两处都是指的汉家寨的坚守,后一处是我在受到汉家寨坚守的影响之后的我的坚守。答题时两方面都要有注意到,不要有遗漏。二点都答上给3分,答一点给2分。

(4)答题要注意:观点要鲜明,在对小女孩未来的期许中,表达出对这种坚守认同与否。论述要有据,能具体结合文中的依据,并能结合文外的事例。分析要到位,议论中时时把握材料与观点的联系,言之成理。语言要流畅,表达要简明、有序。


试题信息
  • 科  目:语文
  • 年  级:高三
  • 学  期:
  • 题  型:套题
  • 浏览次数:247
  • 收藏次数:0
  • 入库时间:2011-11-22

版权所有:2011-2012 金龙锋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130231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