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云搜

热搜推荐:

中国 2 2 

编号:286988

六、(2010北京朝阳区统考一,四,8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2题。
牌坊,也叫牌楼,古已有之 ,是中国所特有的文化标志之一。关于牌坊的最早记载见于《诗经》,那时称为“衡门”。“衡门”的结构是两根柱子架一根横梁。唐代,我国的城市都采用里坊制,城内被纵横交错的棋盘式道路划分为若干块方形居民区,这些居民区,唐代称为“坊”。坊是居民居住区的基本单位,“坊”与“坊”之间有墙相隔,坊墙中央设有门,以便通行,称为坊门。后来因为门没有太大的实际作用,于是老百姓也逐渐称这种坊门为“牌坊”。
牌坊的建筑材料多为木质的,也有石质的,琉璃的或砖砌的。木质的牌坊多不延年,现存的有些仿古牌坊,看上去似木质的,实际是后人用钢筋水泥或钢管建造的。
北京现存最古老的牌坊是朝阳门外神路街牌坊,设置于东岳庙山门之前。东岳庙始建于元文宗天历年间,有人说初建时,山门前就有牌坊,可能是木质的,到明万历三十五年,改建成一座三间四柱七棱的绿琉璃牌坊。雄峙若城朝,歇山顶,正脊两端施螭吻。接顶正中饰火焰宝珠。北面石额为“永延帝祚”,南面石额为“秩祀岱宗”。相传为明朝严嵩之笔墨,意为皇图永固,江山绵延。

1.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

2.根据文章内容,分条概括牌坊的作用。(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A,(2)(要点一)唐代的牌坊(坊门),方便居民通行。
(要点二)用以祈祷、祝福。
(要点三)作为街道或重要建筑物的标志。
(要点四)用以表彰、纪念。

解析

(1)B项中,“元朝初建时为木质”有误。C项,原文说“无论是多高品阶的官员,至此必须下马,步行着从牌坊下面走过”,并不是说“只有高品阶的官员才能从它下面步行走过”。D项中,因果倒置。

(2)本题考查对文本信息的筛选和概括的能力。逐段筛选表述牌坊作用的语句加以整合。由第一段“坊墙中央设有门,以便通行”可整合出要点一;由第三段末句整合出要点二;由第四段整合出要点三;由第五段整合出要点四。


试题信息
  • 科  目:语文
  • 年  级:高三
  • 学  期:
  • 题  型:套题
  • 浏览次数:257
  • 收藏次数:0
  • 入库时间:2011-11-22

版权所有:2011-2012 金龙锋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13023110号